全残,是指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严重障碍,不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需要长期或终身依靠他人帮助的残疾状态。
全残的定义和标准,在不同领域有所不同。
在法律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全残是指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扶助的残疾人。
在保险领域,保险公司一般将全残定义为以下情况:
- 双目永久或者完全失明;
- 两上肢腕关节以上或者两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
- 一上肢腕关节以上及一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
- 一目永久失明及一上肢腕(踝)关节缺失;
- 四肢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
- 咀嚼吞咽机能完全丧失;
- 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或者腹部脏器机能极度障碍,导致终身不能从事任何工作。
在社会保障领域,全残一般是指在评定过程中,残疾程度分为第一级的残疾人。
全残的判断,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残疾评定。残疾评定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 填写残疾评定申请表;
- 进行体格检查;
- 进行智力测验;
- 进行功能评定;
- 进行劳动能力评定。
残疾评定结果会根据残疾程度分为十级,其中第一级为最重,第十级为最轻。
全残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社会保障:全残人可以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待遇。
- 教育保障:全残人可以接受免费义务教育,也可以接受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 就业保障:全残人可以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包括就业培训、就业辅导、岗位开发等。
- 其他保障:全残人还可以享受交通优惠、住房优惠等其他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