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即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因各种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生活保障。低保申请条件主要包括户籍条件、家庭收入条件和家庭财产条件。
户籍条件
申请低保的家庭成员必须具有当地常住户口,且共同居住生活。如果家庭成员中无一人为常住地户籍的,不能在常住地申请低保。
家庭收入条件
申请低保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必须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基本生活费用确定。
家庭财产条件
申请低保的家庭财产状况必须符合当地相关规定条件。一般来说,家庭拥有应急之用的货币财产总额,人均不得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4个月之和。
除上述条件外,申请低保还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 家庭成员之间有相互扶助的义务。
- 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应当积极就业。
- 家庭成员有其他经济来源的,应当优先利用。
申请低保,需要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 申请书
- 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 家庭收入证明
- 家庭财产证明
-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民政部门将对申请家庭的户籍、收入、财产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认定。
申请低保通过的概率
申请低保通过的概率与申请家庭的收入、财产状况等因素有关。如果申请家庭的收入、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低保标准,且符合其他相关要求,通过概率较大。
- 确保申请家庭的收入、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低保标准。
- 提供真实、完整的申请材料。
- 积极配合民政部门的调查核实。
如果申请低保被拒绝,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