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50元的城乡居民医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么,这笔钱到底该怎么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呢?
门诊报销
城乡居民医保的门诊报销主要分为普通门诊和慢性病门诊。
- 普通门诊:在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生的政策范围内门诊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50%比例报销,单次分别最高报销15元、30元,每日限报一次,年度基金累计最高报销额为150元,其中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最高报销额为100元。
- 慢性病门诊:参保居民经鉴定后,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享受常见慢性病待遇,年度起付线300元,可报销费用的报销比例为55%。单一病种年度报销总额上限为2000元,每增加一种慢性病病种提高800元,最高不超过3600元。
住院报销
城乡居民医保的住院报销主要分为普通住院和大病保险。
-
普通住院: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以下比例报销:
- 起付线以下的部分,不予报销;
- 起付线以上至3万元的部分,按70%的比例报销;
- 3万元以上至8万元的部分,按65%的比例报销;
- 8万元以上至15万元的部分,按75%的比例报销;
- 15万元以上的部分,按85%的比例报销。
-
大病保险: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后,由大病保险按以下比例报销:
- 起付线以下的部分,不予报销;
- 起付线以上至3万元的部分,按70%的比例报销;
- 3万元以上至8万元的部分,按65%的比例报销;
- 8万元以上至15万元的部分,按75%的比例报销;
- 15万元以上的部分,按85%的比例报销。
异地就医报销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可以享受异地就医报销待遇。异地就医报销的条件和标准与在本地就医相同。
如何用好350元的医保
- 按时缴费
城乡居民医保的缴费时间一般为每年9月至12月。逾期缴费可能会影响参保人享受医保待遇。
- 用好门诊报销
门诊报销的起付线较低,参保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利用门诊报销待遇,减少看病的经济负担。
- 合理选择药品
参保人在门诊就诊时,应选择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以确保能够享受门诊报销待遇。
- 了解住院报销政策
住院报销的起付线较高,参保人应提前了解住院报销政策,做好准备。
- 注意异地就医报销流程
参保人异地就医时,应先在当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备案,并持医保卡和就医凭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结语
350元的城乡居民医保,虽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可以为参保人减轻不少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