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异地就医的情况越来越多。那么,异地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呢?
根据国家医保局的规定,异地就医参保人发生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在个人负担10%后,其余部分按照参保地政策执行。
具体来说,职工医保参保人办理急诊急救登记、转诊、异地就医手续在异地发生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在个人负担10%后,其余部分按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报销。
例如,参保人所在地参保地政策规定,在职职工住院报销比例为90%,那么在异地住院时,个人负担10%,剩余部分90%按照参保地政策执行,即报销90%。
居民医保参保人办理转诊、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或突发疾病在本市统筹区域外发生的合规住院医疗费用,在个人自付10%后,其余部分按照本地三级医疗机构报销规定支付。
例如,参保人所在地参保地政策规定,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为70%,那么在异地住院时,个人负担10%,剩余部分70%按照参保地政策执行,即报销70%。
需要注意的是,异地就医报销比例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 医疗机构等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不同。
- 医疗费用性质:住院和门诊报销比例不同,其中住院报销比例一般高于门诊报销比例。
- 疾病诊断:部分疾病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
此外,异地就医参保人还需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享受报销待遇:
- 参保人已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 医疗费用发生在参保地以外的地区。
- 医疗费用符合医保报销范围。
参保人可以通过参保地医保部门的网站或APP查询异地就医报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