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以上不用交社保?新规出台,解读来了!

2023年9月27日,人社部发布《关于实施“放管服”改革优化经办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对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进行调整,取消对年龄的限制。

45岁以上不用交社保?新规出台,解读来了!

这一政策调整的出台,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人认为,45岁以上不用交社保意味着可以降低负担,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导致养老保障缺口扩大。

那么,新规出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对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有什么影响?

新规出台的具体内容

根据《意见》规定,将对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进行调整,取消对年龄的限制。具体而言,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按月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也可以选择按年缴纳。

新规对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的影响

取消对年龄的限制,意味着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缴费方式。

对于选择参保的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获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等。

对于选择按年缴费的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享受更灵活的缴费方式,同时也能获得更高的缴费额度。

新规的利弊分析

新规的出台,有利有弊。

  • 降低了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门槛,扩大了参保覆盖面。
  • 给予了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更大的缴费自主权,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参保需求。

  • 可能导致养老保障缺口扩大。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普遍较低,缴费时间也较短,这可能会导致养老保障缺口扩大。

总结

新规的出台,是人社部“放管服”改革的举措之一,有利于扩大参保覆盖面,满足不同群体的参保需求。但也要注意到,新规可能导致养老保障缺口扩大,相关部门应做好应对措施。

相关建议

对于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参保,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缴费方式。

对于选择参保的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建议提前规划退休生活,做好养老储备。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规的宣传,引导45岁以上灵活就业人员积极参保,同时做好养老保障工作,确保参保人员的权益。

(1)

大家还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