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受益人是指在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指定受益人或者指定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或者丧失受益权、放弃受益权,又无其他指定受益人时,由法律推定的有权受领身故保险金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三条规定,法定受益人包括:
- 被保险人的配偶、子女、父母;
- 被保险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 被保险人的养父母、养子女;
- 被保险人的继父母、继子女;
- 被保险人指定的人。
在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下,投保人可以自由指定受益人,不受上述法定受益人的限制。但如果投保人未指定受益人,或者指定受益人丧失受益权、放弃受益权,又无其他指定受益人,则由法律推定上述法定受益人为受益人。
法定受益人的受益顺序如下:
- 配偶、子女、父母;
- 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 养父母、养子女;
- 继父母、继子女;
- 被保险人指定的人。
在同一顺序中,受益人受益份额均等。
例如,某投保人未指定受益人,其被保险人有配偶、子女和父母。在被保险人死亡后,其配偶、子女和父母均为法定受益人,其受益份额均为1/3。
法定受益人可以放弃受益权。受益人放弃受益权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保险人表示。保险人收到放弃受益权的书面表示后,应当将保险金支付给被保险人的合法继承人。
法定受益人是保险法中的重要概念,在保险理赔时具有重要作用。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应了解法定受益人的相关规定,以便在发生保险事故时正确行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