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是指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以自谋职业、打零工、做小生意等方式为主的人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缺乏固定的工作单位,他们在参加养老保险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为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权益,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职工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享受与企业职工同等的养老待遇。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由个人承担,缴费基数可以在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达到法定最低缴费年限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指国家为城乡居民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可以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由个人承担,缴费基数为本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300%,缴费比例为20%。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年满60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缴纳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办理参保登记,也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办理。办理时,需要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证件。
灵活就业人员在办理参保登记时,需要选择缴费基数和缴费方式。缴费基数可以根据自身收入情况选择,缴费方式可以选择按月缴费、按季缴费或按年缴费。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享受更高的养老待遇,但缴费压力较大;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压力较小,但养老待遇也较低。
结语
参加养老保险是灵活就业人员保障养老权益的重要手段。灵活就业人员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险方式,确保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