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计发月数是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总月数。它由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一、什么是养老金计发月数?
养老金计发月数是指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总月数。它由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二、养老金计发月数如何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退休年龄 | 计发月数 |
---|---|
50周岁 | 233 |
51周岁 | 230 |
52周岁 | 226 |
53周岁 | 223 |
54周岁 | 220 |
55周岁 | 216 |
56周岁 | 212 |
57周岁 | 207 |
58周岁 | 204 |
59周岁 | 199 |
60周岁 | 139 |
61周岁 | 132 |
62周岁 | 125 |
63周岁 | 117 |
64周岁 | 109 |
65周岁 | 101 |
66周岁 | 93 |
67周岁 | 84 |
68周岁 | 75 |
69周岁 | 65 |
70周岁 | 56 |
四、影响养老金计发月数的因素
- 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越长,计发月数就越多。
- 本人退休年龄:退休年龄越早,计发月数就越多。
- 利息:利息越高,计发月数就越少。
五、如何延长养老金计发月数?
- 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可以增加领取养老金的总月数。
- 增加个人账户储存额:增加个人账户储存额可以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
六、养老金计发月数调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养老金计发月数可以定期调整。
养老金计发月数是影响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参保人员应了解相关政策,合理安排退休时间,为自己准备一份丰厚的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