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五险一金是从工资里扣吗?
答案是:是的。五险一金的缴纳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比例共同缴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全部缴纳。
具体来说,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如下:
-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
- 医疗保险:单位缴纳8%,个人缴纳2%;
-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缴纳1%;
-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0.5%-20%;
-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4%-1%;
- 住房公积金:单位缴纳5%-12%,个人缴纳5%-12%。
因此,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将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实际到手工资。
除了缴纳比例外,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也是职工实际到手工资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为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因此,如果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较高,那么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导致实际到手工资有所减少。
此外,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职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如果职工选择缴纳较高的比例,那么实际到手工资也会相应减少。
总而言之,五险一金是从工资里扣的,其缴纳比例和缴纳基数都会影响到职工的实际到手工资。职工在选择工作时,应注意了解用人单位的五险一金缴纳情况,以免影响自己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