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城乡居民保”)是国家为保障城乡居民年老后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模式,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方式。
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缴费标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待遇标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 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为每人每月118元,对累计缴费满15年的,每多缴一年,基础养老金每月加发5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待遇领取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可以从年满法定退休年龄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保障作用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保障城乡居民老年生活的重要保障。通过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等方式筹集资金,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养老保障,帮助他们在老年后获得稳定的收入,保障基本生活。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未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将继续完善,保障范围将逐步扩大,待遇水平将逐步提高,为城乡居民老年生活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