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即住房公积金,是国家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而建立的长效住房保障制度。职工和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缴存住房公积金,可以用于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等。
公积金缴存额是由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共同决定的。
- 缴存基数是指职工本人上个月的应发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
- 缴存比例是由职工和单位在规定的范围内协商确定,一般在5%至12%之间。
公积金最高缴存额是指职工每月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不得超过缴存基数乘以最高缴存比例的额度。
2024年,各城市的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最高缴存比例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主要城市的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最高缴存额:
城市 | 缴存基数上限 | 最低缴存基数 | 最高缴存比例 | 最高缴存额 |
---|---|---|---|---|
北京 | 33891元 | 2420元 | 12% | 8134元 |
上海 | 36549元 | 2590元 | 7% | 5116元 |
广州 | 31014元 | 2480元 | 12% | 7443元 |
深圳 | 31014元 | 2480元 | 12% | 7443元 |
杭州 | 33600元 | 2100元 | 12% | 8064元 |
举例说明:
假设北京某职工上个月的应发工资为30000元,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均为12%。那么,该职工的公积金缴存基数为30000元,最高缴存额为30000元×12%=3600元。
需要注意的是,公积金缴存基数并非一成不变的。职工的工资收入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
此外,一些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规定了公积金月缴存额的下限。例如,北京市的公积金月缴存额下限为362元。这意味着,即使职工的应发工资低于缴存基数下限,也需要按照最低缴存比例缴存公积金。
总而言之,公积金最高能交多少,取决于职工的应发工资、所在的城市以及单位和职工协商确定的缴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