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情,一方面是想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另一方面又担心失业后没有收入来源。对于辞职后能否领取失业金,很多人都存在疑问。
辞职后能否领取失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人员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并按照规定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 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累计满一年,或者不满一年但本人有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的;
-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 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因此,辞职后能否领取失业金,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
- 失业保险缴费年限是否满一年;
- 失业原因是否符合规定。
辞职不满一年能领取失业金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根据失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最长不超过24个月。失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年不满10年的,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为12个月;失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以上的,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为18个月。
因此,辞职后不满一年,如果失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年,则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但领取期限为12个月。
辞职原因是否符合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是指劳动者因为下列原因之一而失业的:
- 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除过失性辞退、违纪违规除外);
- 用人单位依法裁员;
- 被用人单位退回被派遣出境劳动者;
-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撤销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
- 劳动者在国外就业被遣返回国;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如果辞职的原因不符合规定,则不可以领取失业金。
辞职后如何领取失业金?
辞职后符合领取失业金条件的,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办理:
- 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人员应当在户籍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 申领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应当在办理失业登记后,持本人身份证、失业登记证等相关材料,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失业保险金申领。
- 审核认定。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对失业人员提出的失业保险金申领进行审核认定,符合条件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
- 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核准之日起10日内发放失业保险金。
注意事项
- 失业保险金是按月发放的,一般在每月25日前发放到个人账户。
-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失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就业培训,并积极求职。
-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就业意愿和能力,又重新就业的,应当及时告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并一次性退还已领取的失业保险金。
结语
辞职后是否能领取失业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果符合条件,可以按照规定办理失业登记和申领失业保险金,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