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反复,居家隔离成为一种常态。当有家庭成员需要居家隔离时,同住人员要如何做好防护呢?
1. 做好个人防护
同住人员在与居家隔离人员接触时,应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接触居家隔离人员的物品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2. 做好居家环境消毒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居家隔离人员使用的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进行消毒,定期对居家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3. 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同住人员应每天进行体温测量,注意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 避免外出
同住人员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如需外出,应做好个人防护,并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
5. 保持良好心态
居家隔离期间,同住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可以通过阅读、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度过居家隔离期。
具体措施如下:
- 与居家隔离人员接触时,应佩戴N95口罩、一次性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 居家隔离人员使用过的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应单独存放,并定期进行消毒。
-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同住人员应每天进行体温测量,注意观察自身健康状况。
- 同住人员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通过做好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同住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