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是退休人员的主要生活来源,因此计算退休工资的公式是每个退休人员都应该了解的。
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主要分为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基于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当地平均工资水平来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 缴费年限 × 1%
其中,
-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指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参保人员退休时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与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乘积。
- 缴费年限是指参保人员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之和。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基于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来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其中,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是指参保人员按照规定缴费至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的储存额。
- 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的。
退休工资的实际水平还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 缴费基数:缴费基数越高,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就越高。
- 退休年龄:退休年龄越早,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少。
退休工资是退休人员的重要保障,因此大家应该在工作期间尽量多缴纳养老保险,提高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退休工资。
以下是一些提高退休工资的建议:
- 尽早参加养老保险:越早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就越长,退休工资就越高。
- 提高缴费基数:缴费基数越高,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 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可以增加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了解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并为提高退休工资提供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