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统筹账户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保人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保险费划入的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的门诊医疗费用。
2023年,我国启动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将用人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全部纳入统筹基金,建立门诊统筹基金。这意味着,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规模将大幅缩减。
那么,医保统筹账户改革为何“钱”少了?
首先,这是为了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统筹基金由所有参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形成,规模更大,可以为参保人提供更加稳定的医疗保障。
其次,这是为了促进门诊医疗费用的保障。门诊医疗费用是参保人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医保对门诊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较低,参保人负担较重。建立门诊统筹基金,可以提高门诊医疗费用的保障水平。
当然,医保统筹账户改革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门诊统筹基金的使用效率?如何保障参保人的个人账户权益?
对此,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将门诊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疾病、门诊大病、门诊手术等医疗费用,提高参保人门诊医疗保障水平。同时,将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方便参保人使用个人账户资金。
总体而言,医保统筹账户改革是完善医保制度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促进门诊医疗费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