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致残、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的赔偿责任。工伤赔偿的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根据受伤程度、伤残程度、死亡情形等因素确定。
工伤赔偿标准价格表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工资补偿、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医疗费
工伤发生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为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并支付医疗费。医疗费包括诊疗费、住院费、康复费、护理费、交通费、食宿费等。
工资补偿
劳动者因工伤停工接受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原工资扣除伤残津贴后继续支付其工资。
伤残补助金
劳动者经工伤认定,被鉴定为伤残等级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本人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向其支付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劳动者因工伤发生医疗费用超过用人单位实际支付的工伤医疗费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劳动者经工伤认定,被鉴定为伤残等级的,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向其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劳动者因工伤死亡的,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向其近亲属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
劳动者因工伤死亡的,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
- 配偶每月领取本人工资的40%;
- 子女每人每月领取本人工资的20%;
- 父母每人每月领取本人工资的10%。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劳动者因工伤死亡的,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 配偶领取本人工资的48个月总额;
- 子女每人领取本人工资的24个月总额;
- 父母每人领取本人工资的16个月总额。
注意事项
- 工伤赔偿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不得随意变更。
-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工伤赔偿。
- 劳动者有权依法申请工伤认定和工伤赔偿。
相关法律法规
- 《工伤保险条例》
- 《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结语
工伤赔偿是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伤害的权利保障,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工伤赔偿。劳动者有权依法申请工伤认定和工伤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