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25省份公布养老金并轨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23年养老金并轨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截至2023年11月8日,已有25个省份公布了养老金并轨实施方案。
这些省份将于2023年12月31日统一实施养老金并轨,并于2024年1月1日开始发放新的养老金。
养老金并轨是指将原来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两套制度统一为一个制度。并轨后,职工和居民都将纳入统一的养老金制度,享受同等待遇。
养老金并轨将带来以下变化:
- 缴费基数统一:职工和居民缴费基数将统一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 缴费比例统一:职工和居民缴费比例将统一为28%。
- 待遇计算方法统一:职工和居民待遇计算方法将统一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根据公布的方案,25个省份的养老金并轨方案大体相同,主要有以下特点:
- 缴费基数统一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这将有利于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
- 缴费比例统一为28%:这将有利于确保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
- 待遇计算方法统一:这将有利于简化养老金待遇计算,提高透明度。
养老金并轨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将有利于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养老金并轨将于2023年12月31日统一实施,并于2024年1月1日开始发放新的养老金。那么,养老金并轨实施后,你的养老金会涨多少呢?
根据公布的方案,养老金并轨后,待遇计算方法将统一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是根据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和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计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缴费金额、缴费时间和利率等因素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是指职工原来养老保险待遇与并轨后待遇之间的差额,由统筹基金支付。
具体来说,养老金并轨后,你的养老金会涨多少,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
- 缴费工资:缴费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越高。
- 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越高。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养老金总额越高。
- 过渡性养老金:如果原来养老保险待遇高于并轨后待遇,则需要补缴过渡性养老金。
以一名在职职工为例,假设其缴费年限为35年,缴费工资为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6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000元。那么,在养老金并轨后,该职工的养老金将达到3810元,比原来提高了1110元。
具体到每个人,养老金并轨后养老金会涨多少,还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