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溢出脑组织,是一种十分危急的疾病。那么,脑溢血算重大疾病吗?
答案是肯定的。 脑溢血属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疾病诊断与评定标准(2020年版)》中的重大疾病,具体是指非外伤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实质出血。
脑溢血之所以被认定为重大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 脑溢血的起病往往非常突然,患者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意识障碍、偏瘫、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迅速昏迷甚至死亡。据统计,脑溢血的病死率高达30%-40%,即使幸存者也可能遗留下严重的残疾。
- 治疗费用高。 脑溢血的治疗需要及时有效的住院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费用高昂。
-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脑溢血患者中,约有1/3的患者会遗留下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因此,脑溢血被纳入重大疾病保险的范围,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脑溢血患者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减轻经济负担,安心接受治疗。
以下人群是脑溢血的高危人群,应注意预防:
- 高血压患者
- 糖尿病患者
- 高血脂患者
- 肥胖者
- 吸烟者
- 酗酒者
- 有脑血管病家族史者
预防脑溢血,应注意以下几点:
-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 减轻体重
- 戒烟限酒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定期体检
如果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等疑似脑溢血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