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央行连续两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各大银行也随之调整了存款利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国有大行
国有大行是我国存款利率的“领头羊”,其利率调整往往会引领其他银行的跟进。2023年9月1日,国有五大行均下调了存款利率。具体来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邮储银行的整存整取利率调整如下:
期限 | 工商银行 | 农业银行 | 中国银行 | 建设银行 | 邮储银行 |
---|---|---|---|---|---|
3个月 | 1.15% | 1.15% | 1.15% | 1.15% | 1.15% |
6个月 | 1.35% | 1.35% | 1.35% | 1.35% | 1.35% |
1年 | 1.45% | 1.45% | 1.45% | 1.45% | 1.58% |
3年 | 1.95% | 1.95% | 1.95% | 1.95% | 2.05% |
5年 | 2% | 2% | 2% | 2% | 2.1% |
股份制银行
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利率普遍高于国有大行,但在2023年也呈现下降趋势。以招商银行为例,其整存整取利率调整如下:
期限 | 招商银行 |
---|---|
3个月 | 1.05% |
6个月 | 1.25% |
1年 | 1.55% |
3年 | 1.85% |
5年 | 2.1% |
其他银行
除了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银行,如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这些银行的存款利率水平普遍低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但也呈现下降趋势。
存款利率调整的影响
存款利率调整会对个人储蓄、银行经营和宏观经济等方面产生影响。
对于个人储蓄而言,存款利率的下降意味着存款收益率降低,个人的储蓄收益会减少。因此,个人在选择存款产品时,应综合考虑存款利率、安全性、流动性等因素。
对于银行经营而言,存款利率的下降意味着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少,这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银行需要采取措施提高非利息收入,以抵消利息收入减少带来的影响。
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存款利率的下降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存款利率下降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风险上升。
结语
2023年,各大银行存款利率呈现下降趋势。个人在选择存款产品时,应综合考虑存款利率、安全性、流动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