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保户?
低保户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低保是国家对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旨在保障低保户的基本生活需求。
低保户的认定条件
低保户的认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 家庭收入条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
低保户的申请流程
低保户的申请流程一般如下:
- 提出申请:低保户可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 受理审查:民政部门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财产等情况进行审查。
- 公示: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在村(居)委会进行公示。
- 审批:民政部门对公示无异议的,予以批准。
- 发放待遇:低保户每月按规定领取低保待遇。
低保户的待遇
低保户的待遇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来说,低保待遇包括以下内容:
- 基本生活费:用于保障低保户的基本生活需求。
- 医疗救助:对低保户的医疗费用给予一定的补助。
- 教育救助:对低保户子女的教育费用给予一定的补助。
- 住房救助:对低保户的住房困难给予一定的帮助。
低保户的政策意义
低保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低保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帮助了低保户解决生活困难,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关链接
- 民政部关于印发低保家庭财产核定办法的通知:
- 低保标准:
- 如何申请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