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是指政府对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而又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城镇居民,以及因灾、因病、因残等原因,暂时生活困难的城镇居民,给予的生活救助。
那么,低保一个人一月多少钱呢?
答案是:各地标准不一,具体数额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低保对象的人数等因素来确定。
根据国家民政部《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规定,低保标准的确定,应与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线相衔接。
根据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因此,各地的低保标准,大致在1,500元-2,500元左右。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具体数额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北京市2023年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600元;上海市为每人每月1,400元;天津市为每人每月1,500元;广州市为每人每月1,300元。
此外,对于家庭成员较多、经济困难程度较大的家庭,可以申请增加低保标准。
低保是政府对困难群体提供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是保障他们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举措。低保标准的适当提高,可以帮助困难群体更好地维持基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