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体是白内障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我国,人工晶体属于医疗器械,其价格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那么,人工晶体报销多少呢?
根据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人工晶体的报销标准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人工晶体材料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为50%-80%。
以北京市为例,2023年7月1日起,人工晶体医保限额标准调整为每只1835元。因此,参保人员在北京市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施单眼白内障类手术+单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医疗保险基金支付4377元,参保人员自付773元。
地区 | 人工晶体报销标准 |
---|---|
北京市 | 每只1835元,报销比例50%-80% |
上海市 | 每只1800元,报销比例50%-80% |
广州市 | 每只1700元,报销比例50%-80% |
深圳市 | 每只1600元,报销比例50%-80% |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晶体的报销标准仅限于医保报销,不包括自费部分。因此,参保人员在选择人工晶体时,还需要考虑其价格因素。
此外,人工晶体还分为单焦人工晶体和多焦人工晶体。单焦人工晶体只能提供清晰的远视或近视视力,而多焦人工晶体则可以同时提供清晰的远视、近视和中视力。多焦人工晶体的价格通常高于单焦人工晶体。
在选择人工晶体时,参保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