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在医疗期内或者停工留薪期内,按照原工资水平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工伤职工的工资。工伤工资的标准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 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是指工伤职工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康复,原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变的期限。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的标准向其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
- 伤残津贴:伤残津贴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给工伤职工的补助。伤残津贴的标准为:
- 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
- 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
- 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
- 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后,由工伤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给工伤职工的补助。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
- 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
- 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
- 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
- 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指工伤职工因工死亡,由工伤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给工亡职工亲属的补助。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876680元。
工伤工资的标准是根据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算的。如果工伤职工的月缴费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如果工伤职工的月缴费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工伤职工应当注意,在申请工伤工资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 工伤认定书;
- 劳动合同书;
- 工资证明;
- 医疗费用证明;
-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如果工伤职工认为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工伤工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投诉。